
金園15
審定編號:
國審玉:20180124 吉審玉:2014023
遼審玉:20180132 蒙認玉:2016015 號
(甘)引種【2017】001號 (晉)引種【2017】第2號
(冀)引種【2018】第2號 黑引玉2017第35號
生育日期:
中晚熟品種,熟期與對照品種先玉335相仿,需≥10℃活動積溫2650℃左右,不同年份不同地區生育日期有所不同。
西北區、吉林省、內蒙古、遼寧省、黑龍江省試驗結果:出苗到成熟127-131.3天。
特征特性:
西北區、吉林省、內蒙古、遼寧省、黑龍江省試驗結果:株高289-324厘米,穗位112-126.5厘米左右,穗長18.3-20.8厘米左右,株型半緊湊,果穗長筒型,穗行數16-18行,穗軸紅色,籽粒黃色,馬齒型,百粒重34.9-40.1克。
品質分析:
籽粒容重739-771克/升。粗蛋白質8.18%-10.69%,粗脂肪3.23%-3.86%,粗淀粉72.80%-76.43%,賴氨酸0.26%-0.32%。
產量表現:
2016-2017年參加西北春玉米組區域試驗,兩年平均畝產1047.0千克,比對照先玉335增產3.8%。2017年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895.53千克,比對照先玉335增產3.05%。
2012-2013吉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2866.4公斤,比對照品種增產6.3%。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2677.9公斤,比對照品種增產5.4%。
2012-2013內蒙古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964公斤,比對照品種增產5.44%。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43.7公斤,比對照品種增產4.32%。
抗逆鑒定:
西北區:感大斑病,中抗絲黑穗病,高抗莖腐病,感穗腐病。吉林省:中抗絲黑穗病,中抗莖腐病,感大斑病,感彎孢菌葉斑病,中抗玉米螟蟲。內蒙古:中抗大斑病,中抗彎孢菌葉斑病,感絲黑穗病,抗莖腐病,中抗玉米螟蟲。
栽培措施:
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。
種植密度:西北區畝保苗4000-4500株。水澆地畝保苗4000-4500株,旱地畝保苗3000-3500株;山西畝留苗4000株左右。
吉林、內蒙古、遼寧省、黑龍江省公頃種植密度5.5-5.8萬株。
建議用精量播種機播種,側施肥,防止燒苗,做到氮磷鉀平衡,增施鋅肥,用氮鉀追肥。
適宜區域:
適宜西北春麥區的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大部分地區、鄂爾多斯市大部分地區,陜西省榆林地區、延安地區,寧夏引揚黃灌區,甘肅省隴南市、天水市、慶陽市、平涼市、白銀市、定西市、臨夏州海拔1800米以下地區及武威市、張掖市、酒泉市大部分地區,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樂市以東地區、北疆沿天山地區、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區春播種植。吉林省、內蒙古、遼寧省、黑龍江省中晚熟區,河北春播區及其它省同生態區。
種植季節:
播期:西北4月20日-30日播種。吉林省、內蒙古、遼寧省、黑龍江省、河北省4月25日-5月10日播種,根據當年氣溫變化情況確定播種日期。
注意事項:
注意及時鏟趟管理,防治絲黑穗病和玉米螟。
風險提示:
播種時種肥分離,防止燒苗;低溫、冷害影響出苗,請選擇適宜溫度和墑情播種;及時噴施玉米化控劑和殺蟲劑,以免強雨、強風時引起倒伏、倒折。盡量減少蟲傷或機械損傷;同時,在抽穗前后適時灌水,避免受旱,防止瘤黑粉病。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;散粉吐絲期間,當溫度持續高于30℃時,人工輔助授粉,防止結實不良。